公众号“学了之后”发刊词

Posted by pampang on July 18, 2017

公众号“学了之后”发刊词

是时候做点永生难忘的事情了,从现在开始。

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我把这个公众号更名为“学了之后”,在这充满了鸡汤意味的今天。

个人成长血泪史

请你备好茶,听我娓娓道来。

大约在一年之前,我大学刚毕业,开始进入社会进行工作。那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学习一点经济方面、投资方面的书籍,在谷歌上随意搜索了一下之后,发现知乎上面力推《富爸爸的财富自由之路》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不止一次的想象过“一夜暴富”,反正当时的我就是那样的。所以当我看到“财富自由”这个词,热血沸腾得难以言表,马上就下单了。当然啦,兴奋劲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,书收到了,没翻几页后又被我扔一边去了。但是“财富自由”这个词,却像是纹身一样,深刻的印在了我的脑子里。

回想起来,我还得感谢罗胖生孩子那会儿。在那段时间里,罗胖邀请了八位名家分别在节目里演讲,八位名家分别分享了在自己领域里面的见解,尤其是王煜全老师的关于美国前沿科技方面的演讲(罗辑思维175、176,共两集),让我深深的着迷了。适逢罗胖不合时宜的在节目最后打广告,意思是王煜全老师马上要在“得到”APP上办专栏了,于是我就立马下载了。

这就是我接触“得到”APP的由来。2016年的我,对于知识付费是全然没有认知的,看到199的价格,又敲起了退堂鼓。“得到”APP就这样躺在了我的手机里,直到那一天,我收到了来自李笑来老师的“通往财富自由之路”的专栏推送。我xxxx,立马点进去就是一顿看,哎哟,这内容还不错。在再三犹豫了之后,我付出了人生第一个199给罗胖这个地道的商人,开始了我的财富自由之旅。

199可贵了!那时候,我还是个刚出社会的学生而已!那我可不能吃亏,每天都看文章,可认真了。可以肯定的是,李老师文笔非常棒,讲的内容“直击心灵”,我不止一次被文章所表述的概念所震撼到了。原来时间是不可以被管理的,注意力才可以;原来付费就是捡便宜(当然,吝啬如我一直都不太相信);原来保住自己注意力的持续,是如此的重要,也是如此的困难……

可那时候的我,看文章就是看文章而已,总觉得这些概念离我还是挺远的,虽然看文章是“只字不差”,但总分神,不愿琢磨,最后也仅仅一知半解,只留下模糊不清的概念而已。于是渐渐地,学习劲头过去了,虽然每天都在学习,可是效率直线下滑。

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。可突然,我看到了一篇文章,让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。那篇文章就是“知识究竟是什么?”。看着文章“清晰、准确、必要的概念”这个词,想要回忆我大半年来学过的概念,却颗粒无收。于是我幡然醒悟:原来我这么大半年走过来,自以为自己学到了点什么,最终却只是弄来了一堆模糊的有毒概念而已!

自从那一刻开始,我更加意识到了李笑来老师整个专栏的真正意义:利用清晰、准确、必要的概念,帮助我们重新构建自己的大脑,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

这种顿悟让我心中变得更加的平和:这就是认知升级的力量啊。感谢自己坚持了这么久,终于从量变到质变,开始进步了。于是我忘掉了当前的进度,开始又从头细细品味专栏里面的每一个概念,认真学习,写下自己的感悟。说实在的,在这之前我是懒得去写的(不是不屑,就是)。

但是这样的行为,用“践行”这个词去描述,未免太侮辱了词本身所带来的正能量。所以,犹豫了很久之后(犹豫其实是践行最大的敌人),我终于鼓起勇气,将这个曾经的公众号重新装修,用全新的角度,开门接客啦!

“懂了这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

“学了之后”,其实是结合了我自己这一年来所经历的事情,加上一些“给公众号起个好名字”的文章的洗脑之后,而组合而成的一句话。在前一刻我还在“学了以后”、“学习之后”、“学习以后”等名字做较劲,认真的琢磨,最后选中了“学了之后”这个词。

“懂了这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。想必也很认同,但是也很厌恶这句话吧。咱自己琢磨一下,这句话为什么会直击心灵呢?这里的道理,固然都是大家所“信服”的,只不过:

1)觉得这些道理离我们生活很远; 2)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,总是无法践行这些道理; 3)……

最重要的一点:我们对这些所谓“道理”的印象,都是很模糊的,远没有做到清晰、准确、必要!这恐怕是最可怕的诅咒了:一些以为正确,但是偏差巨大的道理藏在了自己思想的根基里,一开始可能偏差不大,但咱们从头到尾却都在建一座思想的“比萨斜塔”!懂得的道理越多,斜塔越斜,最终不堪重负而轰然倾倒。试问,这样又如何能指导自己的一生呢。

“学了之后”

“知识一堆书本的堆砌,学习它就是为了应付点什么。”

我们的身边,充满了太多这样“学习事故”了。举一个大部分人都会身处的“事故现场”:英语。从小到大,咱们都在学英语,但是从来学习就是学习,我们学英语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。“学了之后”?没有之后。

想起一个可爱的段子:

一个人提问大师说:对于一篇英语散文,我一般能够读懂其80%的内容,一篇2000字的文章下来,大概只有30个单词是不懂的。我的英语还可以吧!

大师笑了一笑,说:如果一个美国人问你,能够读懂《读者》里面每一篇文章80%的内容,一篇2000字的文章下来,大概只有30个字不认识,你觉得他的中文水平怎么样?

这样不求甚解的英语水平,你确定是你想要的?

而英语只需用起来,就能够快速熟练的掌握了。好比一些原本英语很烂的留学生,在国外呆了一年之后,英语流利的不行。道理很简单:他一直都在用英语。用了才能懂,践行出真知。

“学了之后”,这个名字背后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省略号(微信不给我加):学了之后……这个省略号意味着学习之后无限的可能,意味着行动的力量,意味着前进,意味着希望。

但愿看到这个标题,能够激发你无尽的遐想,同时让你有了前进的动力。

“人至践则无敌”

李笑来老师形象的说:“人至践则无敌”。

创建这个公众号的主要目的,就是为了促进我自己的践行。同时也希望,在这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,能够激发你践行的决心,这对于我来说,是莫大的荣誉。

学了之后,Let Us Do Something Amazing!